嗨!我是提亞,歡迎來到我的個人網站及部落格。

部落格 / 【記事】東海大學半日遊

【記事】東海大學半日遊Sun May 03 2015

  呆在台中也一年多了,度過了剛成為大學生、身處異鄉的新鮮感,漸漸地又回歸到高職時起床、上課、回家開電腦、睡覺的作息,平凡到無聊的生活。 之前拚死拚活的抓到離家機會,直到現在明明沒人管了,真該感嘆原來自己是那麼的克制嗎?當初想著離家後要做做總總不被家人允許做的事情,但到了可以做的時候卻都被個”懶”字推拒掉了,這樣真不知該說好還是不好阿。


  不過如果就這樣平平的過完四年大學生活,也太無趣了點。 某天朦朦朧朧的躺在床上看著窗簾上晃動著應該已經持續了半天的光線,決定,既然平日上完課都只想回家,那麼至少在假日來去些陌生的地方走走吧。         於是,安排了在期中考周結束的當天下午來去一樣在台中的東海大學逛逛。         原本的計畫是,考完後就坐公車到東海商圈吃點東西,然後就開始逛東海大學,傍晚再去東海藝術街吃晚餐,回程。 原本這只是自己一個人隨意安排的行程,沒想到在談論考完期末考後要做什麼的話題時,也有人沒去過東海大學想要一起去逛逛。 所以計畫就變更成,考完後先一起去吃十二鍋慶祝度過期中考,然後搭公車到東海大學逛逛,傍晚再去東海藝術街拍照,回程。    

十二鍋我也沒有吃過,抱著嘗鮮的心態跟了過去,看來是個蠻受歡迎的一家火鍋店,人潮滿滿,為了節省時間選了並列一排的座位,這真的是有點距離感的座位,雖然對我來說沒什麼不便,畢竟沒有從小練成邊吃飯邊聊天的特異功能。   回想以前去過的火鍋店,都是屬於吃到飽類型的店,不一定是很高級(最低價格150)但至少都會有某些食物是無限量供應的(例如,冰淇淋),這讓我開始思考這樣有限定數量的火鍋店吃不吃的飽,與吃到飽的到底哪種比較划算。   因此開始煮火鍋時,興起了挑戰能不能把菜盤上限定數量的食物都丟進鍋裡的興致,畢竟吃到飽的是絕對塞不下,而最後的傑作是個看起來在哀嚎的火鍋(擠滿滿的意思)。 所以我們這群一排看過去,我是最早清光菜盤的人,卻是最晚開動的人。   去吃火鍋,還有一個樂趣是可以看看其他人的習慣,歐,這方面並行的座位真的很不方便,所以這次沒什麼感想。不過我還是被問了一句「你的沾醬怎麼都沒動過?」吃火鍋我很少會去碰沾醬,反正食物本身就有各種味道了,沒什麼興趣去把每樣食物都變成同個味道,就當作是吃清淡類型的人吧。雖然不怎覺得這習慣有什麼特別,不過這問題出現的頻率實在是有夠高,難道吃火鍋不沾醬很奇怪嗎?久而久之,我也開始期望能遇到一樣吃火鍋不沾醬的人了。

這次期中慶祝火鍋大餐吃的非常飽,除了我的餐點外另加了朋友吃不下的菜類食物和額外點的一顆雞蛋(習慣以雞蛋做為結尾)。至於好不好吃,這就不多說了,我很沒當美食評論家的天份,反正是屬於可以吃的範圍內(本人對於食物只分不敢(想)吃、不能吃、可以吃這三類)     之後我們就搭公車到了東海,可惜當時東海大門前很多車子,所以沒有拍到滿意的東海大門照片,大約看了校園地圖就決定先去著名的路思義教堂拍照。原本還想去裡面的牧場看看,不過那跟教堂是反方向,而東海大學果真的超大,走完教堂和學院區就有點累了(體力爛),牧場只好等以後有機會再去看看吧。   出去完就一定要拍照,我也打著要到東海拍一堆照片的心情來逛逛,雖然目前只有也只能用K800I手機來拍照,沒什麼專業的相機,但320W像素當做普通照片還過得去拉。   而我比較喜歡拍風景照,人物的照片幾乎沒有。因拍照時會去瞧些角度,所以都是跟在同行者的後面東晃晃西拍拍(動作慢),所以照片裡常常都有同行者的背面就是這原因,不過個人覺得背面也別有一翻風味阿(何?)。   

  這張就是剛到達路思義教堂時拍的,左下的四位就是同行者,這張照片我還蠻喜歡的,有種”前往”的感覺,真的覺得這樣行走的背面比站好好的正面來的有趣多了。     

   上面的照片都是這次拍的,會改成這種形式只是單純的想這樣玩玩看PS,雖然花了一些時間,不過有種突破了的感覺。   想想如果拍照的工具高級一點效果應該會更好吧,不過既然手機還可以用,也沒什麼多餘的錢,就還是用手機拍拍照過過癮吧XD   

   這是路思義教堂的正面圖,對稱的建築物總是會有種特別的魄力,這個角度讓我瞧了好幾次拍了好多張,因覺得這個畫面真的頗有趣的,當天也有不少像我們這樣的觀光客去拍照。以風景照的觀點來說,要拍到完全沒有人物的時機真的有夠難阿(小怨念)。經同行者觀看後,說了「有種萬聖節的感覺。」聽完真的有種在上面畫上幾個發光表情南瓜的衝動www      拍完教堂接下來逛到的地方是學院區。

   這樣一瞄就可以看得出來,右下方的照片畫質好很多,因那不是用我的k800i拍的,而是其中一位同行者帶的相機拍的,整個高級好多阿~果然畫質高低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第一眼看到學院區的建築物還以為又是什麼特殊的景觀,沒想到那就是他們的教室阿!!這樣的教室會不會太犯規了,整個超風雅的(我們學校…哀…)。   有趣的是,沿路這樣看了很多學院,幾乎都是同種風格,文學院就算了,理工學院也那麼有文學氣質,真的想吐槽理工都不理工了(蛤?)   好啦,其實雖然每個學院大體的風格都一樣,但仔細看還是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文學院就真的是名符其實的文學院,高雅的等級是往上跳了一等,有種眾書生中的榜眼探花那種fu。而理工學院的造景就顯得簡單得多,綠地、一棵樹、幾顆大石頭,呈現一種剛硬分明的感覺。每個學院都有很細微的特別之處,我想,這也是一種建築美學吧。     逛完東海大學後,從側門出來就是東海商圈,超熱鬧。 但也因為人超多,我整個拍照興致缺缺,所以就沒有東海商圈的照片啦。

接下來逛的地方就是藝術街啦。

其實一開始的目的地是藝術街,不過聽說晚上會比較漂亮,所以白天就先去東海大學逛逛了。看google地圖上東海大學和藝術街的距離沒差多遠,沒想到用走的過去感覺好遠,不止一次懷疑走錯路,不知道是不是走了一趟東海腳就已經開始疲倦的關係。

會想去藝術街看看的原因,要回想到剛來台中的那段時期,那時老爸偶爾會趁著來台中出差的晚上順便來看看我過得怎樣,之後給我了一張台中市的地圖,無聊翻來看看時就有瞄到左上方有一塊地區寫著藝術街,當下就從這名稱浮現了許多想像中的景象,因而對這地方起了很大的好奇心。

可惜所想像的場景果然太夢幻了,雖然有那麼一點歐洲街道的風格,不過整體上還是很台式(?),裡面有蠻多頗具風格的店面,如果有很常的時間可以慢慢耗,應該也是個可以放鬆的地方,跟東海商圈比起來,清靜了許多。

可能因為到藝術街時已經是晚上了,想起我的手機沒辦法在夜晚拍照片(太暗)後整個有點低落,而且一路上比較想拍的簡單說就是有裝潢過的店面,這也讓我猶豫到底能不能拍。況且拍了店面卻沒有進去吃東西或買東西,這樣好像也沒什麼意義。

最後離開藝術街時,還是買了一些手工餅乾,好吃但也貴,反正難得出來玩玩就花點錢也還ok,等明年找到有廚房的租屋來挑戰看看做餅乾好了(美夢中)。

在雙腳開始不斷的提醒主人需要休息時,我們決定再晃回東海商圈買著名的雞爪凍當這趟的結尾。雖然有點小迷路,不過嘴巴總是會指引我們到目的地的。除了雞爪凍,我也順便買了個刈包和一包水果當做晚餐在公車上解決解決了。

  

總的來說,這趟小旅行蠻盡興的,拍了不少照片。不知道如果是一個人來走這一趟行程的話會是怎樣的情況呢,可能會隨著直覺東晃晃、西拍拍、然後不斷迷路找到路、迷路找到路,到了差不多的時間就回城吧,畢竟有時就是會想用個正當理由來去放空的消耗一下快發霉的精力,不然堆積在身體裡都快重死了。

而有多個同伴一起行動的好處就是,可以懶得動腦,會者說有種另類的安心感吧,反正再怎樣也是一群人一起面對,自己不在行的還有其他人可以處理。只要記得注意其他同伴的動向別離太遠,之後就可以在周圍東拍拍西晃晃了,同伴走到哪就跟到哪,有時真覺得這樣好缺乏警覺心阿,不過這也是一群人去遊玩的特點之一吧。    回到租屋後,真想直接躺到床上直至明早的到來,不過家裡是沒有冰箱的,所以要在今晚把雞爪凍解決才行。說想吃雞爪凍的同居人還沒回來,看看時間可能還要等一陣子,就決定先品嚐一下聽說很好吃的東海雞爪凍,但在舌頭碰到雞爪凍的那刻,我百感交集的慢慢倒轉回剛拿起雞爪凍的姿勢……

……原來雞爪凍會辣。帶著悲傷的表情望著雞爪凍,這世界上又多了個我不想吃的食物了。不是不能吃,只是不喜歡辣的刺激性,屏除辣的感覺,其他的味道還不錯,如果不會辣的話我應該也會喜歡上它的。留著鼻水的把拿在手上已經沾上我口水的雞爪凍嗑完後,一整盒的雞爪凍轉移到了同居人桌上,洗澡整理一下後進入夢鄉去了。    希望同居人會喜歡雞爪凍,也希望他晚餐沒有吃太飽好可以嗑完一整盒。   於是,大學二年級上學期的期中考就這樣過去了。

Comments

Go to www.addthis.com/dashboard to customize your tools